环境影响与防护:温度、湿度对触摸屏耐破度测试仪的损害及维护措施
点击次数:16 发布时间:2025-10-24
触摸屏耐破度测试仪是检测包装材料(如塑料薄膜、铝箔、复合纸)耐破强度(即抵抗外力穿刺或胀破的能力)的核心设备,通过向样品施加均匀压力直至破裂,记录最大压力值。而温度与湿度作为环境中的关键变量,会直接影响设备的电子元件、机械结构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,科学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。
一、温度的影响与损害机制
1.电子元件性能波动:测试仪的控制主板、压力传感器及显示屏(尤其是电容式触摸屏)对温度敏感。高温(>40℃)会导致电子元件(如电容、电阻)参数漂移(如传感器灵敏度下降),表现为测试数据偏差(如实际耐破强度为300kPa,显示为280kPa);低温(<5℃)会使电路板焊点变脆(长期可能导致脱焊)、锂电池(若设备配备备用电池)容量骤降(无法正常开机)。
2.机械部件热胀冷缩:设备的加载机构(如液压缸、气压杆)、导轨及夹具在温度变化时会发生尺寸变化(如高温下金属膨胀,导轨间隙减小导致卡顿;低温下塑料部件收缩,夹具夹持力不均匀)。例如,高温环境中液压油的黏度降低(润滑性能下降),加速密封件磨损(引发漏油,污染样品与传感器)。
维护措施:
•环境控制:将设备安装在温度恒定的实验室(建议20±5℃),夏季高温时开启空调(避免阳光直射设备),冬季低温时提前开机预热(待设备温度稳定至15℃以上再运行);
•散热与保温:高温环境为设备加装散热风扇(出风口避开直接吹向电子元件),低温环境用保温罩(如聚氨酯泡沫板)覆盖非操作区域(减少热量散失);
•定期检查:高温季节每月检查一次液压油状态(若油液变稀或发黑需更换),低温季节检查电路板是否有冷凝水(用干燥剂或除湿机降低湿度)。
二、湿度的影响与损害机制
1.电路短路与腐蚀:高湿度(>80%RH)环境会使设备内部的电路板、接线端子吸附水汽,形成导电通路(导致短路烧毁控制模块),或加速金属部件(如传感器外壳、夹具螺丝)的氧化腐蚀(接触电阻增大,影响信号传输)。例如,湿度长期>90%时,电容式触摸屏可能出现“漂移”(触摸位置与实际响应不一致)。
2.样品与传感器受潮:高湿度会使测试样品(如纸质包装材料)吸潮变软(耐破强度虚假升高),同时湿度渗透到压力传感器内部(如压阻式传感器的硅膜片)会导致零点漂移(测量基准值变化,数据不可靠)。

维护措施:
•环境除湿:实验室配备除湿机(将湿度控制在40%-60%RH),潮湿季节(如梅雨季)在设备周围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包),并定期更换(饱和后需烘干再生);
•密封与防潮:设备的电缆接口、传感器插头用防水胶套(如橡胶密封圈)密封,存放时用防尘防潮罩(如牛津布材质)覆盖;
•定期维护:每月用干燥压缩空气(≤0.3MPa)吹扫设备内部(重点清理电路板缝隙与散热孔),每季度检查一次接地线(确保接地电阻≤4Ω,避免静电积累加剧潮湿危害)。
温度与湿度是触摸屏耐破度测试仪的“隐形杀手”,通过环境控制、设备密封及定期维护,可有效降低环境因素对设备性能与测试结果的干扰,确保耐破强度数据的准确性与设备的长久稳定运行,为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技术支撑。